杭州代写智能新能源储能电源自动化组装车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新能源锂电池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由于其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及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在消费、动力及储能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应用。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2020年电动汽车的全球销量突破310万辆,同比增长40%,电动汽车在2020年占全球汽车销量的5%。预计2021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7%以上,进一步增长66%,销量将超过500万辆。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提升和政策支持,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也将直接带动上游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在储能电源领域,目前由于成本、技术、政策等原因,储能电池市场仍处于导入阶段。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28.5GWh,同比增长35.8%。受益于通信领域及能源互联网应用升级,市场规模将呈上升态势。2020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0GWh,为2017年出货量的两倍,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16GWh。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成本逐年下降,储能市场也将有望成为拉动锂电池消费的另一个增长点。在小型电池领域,主要是提供各细分产品(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园林工具、儿童玩具等)的动力系统,用电量一般在0.5~5KWh,新能源锂电池的应用趋势是取代原有的动力系统,如铅酸、镍氢、镍铬等电池,因此小动力市场是具有庞大的可替换存量市场。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报告,2017-2019年小动力锂电国内出货量年增速超50%,约15GWh。未来随着锂电在两轮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和电动工具电池国产供应商份额的提升,2025年小动力电池国内出货量有望达到48GWh。 
(二)新能源锂电池在电动工具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为世界电动工具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实力不断增强,行业制造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统计,现在全世界使用的电动工具80%以上是中国生产的。随着近些年锂电池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电源性能的提升,电工工具产品日益向无绳化趋势演进。2019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3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52亿元),按照年复合增长率5.5%计算,到2024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将达到4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3亿元),其中无绳电动工具渗透率已超过50%。目前,无绳电动工具应用以欧美市场为主,TTI、百得、博世、牧田、宝时得等大型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受益于近几年国内锂电芯厂在高倍率圆柱型电芯领域的技术进步,在性能、规模、成本等综合优势加持下,国际电动工具巨头对于电芯供应链的选择已经明显转向中国。高工锂电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电动工具锂电池出货量为5.6GWh,同比增长64.7%。随着无绳化电动工具市场趋势的演进,电动工具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也日趋攀升,这将为我国锂电源生产厂家带来更大的市场发展机遇。 (三)公司致力于继续做大做强主业,成为全球优秀的电动工具行业服务商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动工具配件行业多元化部件提供商,主要提供可配套金属切削类工具的产品,包括各种规格、型号的专业和DIY家用级钻夹头、电动工具开关、粉末冶金件、精密铸造件等产品。公司作为世界钻夹头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电动工具领域全球高端客户群,技术工艺、研发能力、产品质量、供货能力和企业信誉领先本行业,具备年生产能力6,600万件钻夹头、12,000吨粉末冶金零部件、2,500万件精密铸造件、3,000万只电动工具开关及电池包产品的生产能力。积累了诸如博世、牧田、百得、TTI、METABO、喜利得、锐奇股份、巨星科技、南京德朔等全球知名电动工具企业,在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实施以“电动工具配件为主体、以机床业务、智能装备制造业务为两翼”的发展战略,坚持做大做强电动工具配件主业不动摇,致力于成为全球优秀的电动工具行业服务商和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本次募投项目将为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助力。 (四)进一步提升公司新能源电源方面的研发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能力的提升,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企业内生式增长的重要支撑。公司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处,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处,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5处,高新技术企业6家。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73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60项。随着新能源电源技术的持续进步及电源中单体电池数量的增加,锂电源生产近年来向整合化、整线化、自动化发展,锂电源自动化生产线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产品,传统的生产方法已无法应对客户快速变化的需求。面对行业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上海拜骋目前需要进一步提升在锂电池包集成、控制电路设计以及程序开发的技术能力。本次新能源储能电源研发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将增强公司在锂电池包管理系统和集成控制方面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将提升公司锂电池包自动化组装流水线的系统设计、研发能力,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新能源储能电源研发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五)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提升制造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中国制造2025》强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任务,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公司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号召,建设智能新能源储能电源自动化组装车间及研发中心,有利于提升公司锂离子新能源电源生产制造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公司产品设计及技术创新能力。
|